文旅观察|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21-08-23 09:47:51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有了纲领性文件。
各级非遗项目
达10万余项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2项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整个社会对非遗的尊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
山东既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遍布全省各地的各级非遗项目,是孔孟之乡最美丽的风景之一。从一件件实物、一门门手艺中,能充分体会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山东人民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涌现的生活智慧,体会各地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表示,近年来,山东严格落实非遗“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将其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旅游生活满意度的重要载体。在做好保护等基础工作的同时,推动非遗与时代审美相融合,与文旅事业发展相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
过去一年,山东相继举办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2021中国年画传承发展大会、第四届山东省非遗精品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和首届山东非遗购物节。举行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会议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活动。青岛、东营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市,入选数量全国最多。“齐风鲁韵非遗之旅”入选2020年全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非遗内容贯穿
国民教育始终
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只有真正走进现代人的生活,非遗才能保持活力。
近年来,济南市商河县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列入校本课程、编写专门教材、进入学生课堂等形式,让古老艺术在校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从幼儿园、中小学到职业中专,全县80多所学校组建起136支非遗传承队伍,累计培训学员10万余人。
非遗保护,教育和人才是关键。《意见》特别强调,要将非遗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遗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遗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加强高校非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在职业学校开设非遗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一批国家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非遗保护只靠项目和传承人还远远不够。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3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个国家级非遗场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遗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项非遗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已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为了给非遗创造良好的成长土壤,进一步做深、做实保护区,《意见》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落实有关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衔接,提高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
此外,为积极应对城镇化发展对非遗保护带来的挑战,涵养文化生态,培育孕育非遗生长的土壤,《意见》还提出要将非遗保护与村落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
通过这些努力,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非遗保护格局将逐渐形成。
以文促旅
带动非遗消费
在文旅融合政策的背景下,“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已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路径,而非遗作为文化资源中的一大富矿,与旅游进行融合,有助于让非遗焕发新的活力,丰富游客的体验内容,取得“1+1>2”的效果。
近年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非遗旅游产品。济南推出了“扁鹊故里”中医药研学之旅、“曲山艺海”民间艺术鉴赏之旅、“泉城寻味”非遗美食之旅、“齐鲁工匠”手工艺体验之旅、“黄河古韵”民俗感受之旅等5条旅游线路。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开发建设阿胶文化展馆、龙山黑陶展馆、孟姜女民俗文化博物馆等30个非遗主题展馆。举办趵突泉花灯会、千佛山庙会等一批非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参与体验。百花洲非遗体验基地年接待中外游客40多万人次。
推动非遗资源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构建非遗生产和消费的新链条,已成为业界共识。《意见》明确,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支持利用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遗特色景区。鼓励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相关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鼓励非遗相关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其产品和服务出口。
这些措施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激活非遗资源的优化和创新利用,促进城市消费和深化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