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旅游区
2020-09-30 15:48:57
来源: 文化视界
灵岩寺旅游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境内,距104国道8公里,北距济南45公里,南距泰安25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与泰山同时入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唐朝名相李吉甫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和江陵玉泉寺并称域内四绝,灵岩寺位列其首。总面积约28.5平方公里,以其悠久的宗教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驰名于世,素有“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从灵岩景区牌坊沿途而上,山路两旁美景若画,胜迹颇多,有鸡鸣山、“灵岩胜境”石坊、“通灵桥”、明孔山、雨花岩、接官亭、新石桥、十里松、陡坡之顶等景点。寺院依山取势,共有殿宇三十六处,亭阁十八座,文物古迹中以千佛殿及殿内四十尊泥塑罗汉、墓塔林、慧崇塔、辟支塔、积翠证盟殿、大雄宝殿、御书阁,以及历代石刻、碑碣等最为著名。
主要建筑
灵岩胜景坊
灵岩胜景坊,屹立在寺区的西端,为石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灵岩胜境”4字为乾隆皇帝亲笔题写。
大灵岩寺碑
大灵岩寺碑,原嵌于广场戏楼前,今位于灵岩寺山门西南处,成为迎接游客的标志。“大灵岩寺”4字为元至正三年(1343年)山东廉访副使文书讷书写。
乾隆御碑崖
大灵岩寺碑右侧是一颗粗壮参天的千年古柏,右侧山崖茂林丛生,为乾隆御碑崖。乾隆皇帝南巡八次驻跸灵岩,现灵岩寺保存完整的乾隆御碑有二十六通,其中御碑崖上有八通。
双遗产碑
灵岩寺旅游区是我国第一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景区。
金刚殿(山门)
金刚殿,也称一山门。清代,门外左右各一碑,书“千崖万壑”4个大字。金刚是守护佛法的2位天神,置于山门左右,左为“密执金刚”,右称“那罗延金刚”。山门内有3座石桥,中为聚善桥,东为虎溪桥,西为接引桥,初建于宋,重修于明。
大雄宝殿
原为宋代的献殿,在千佛殿点偏东处。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住持僧仁钦创建,是寺僧诵经的地方。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鲁王捐塑佛像于其内后,更名大雄宝殿,
摩顶松
千佛殿的前方、五花殿遗址西侧,有一“摩顶松”(实为柏树),枝繁叶茂,千年不衰,四周砌以石栏,旁嵌明代嘉靖年间山东巡按监察御史张鹏所题“珠树莲台”、“名山胜水”大字石刻,以及乾隆皇帝御书“摩顶松”字碑和御制图诗碑。
五花殿
五花殿,位于大雄宝殿北邻。据载,五花殿亦曰五花阁,阁架两层,上层祀“毗卢”、“药师”、“弥陀”3佛;下层祀“圆通菩萨”,龟首四出,回廊壮丽。可惜清末毁于大火,现仅存门前八棱石柱及复莲柱础。石柱上刻龙、儿童、牡丹花、宝相花、卷草等图案花纹,刻工精细。
千佛殿
千佛殿位于摩顶松北,为寺内主体建筑,建于唐,拓于宋,重修于明清,规模宏伟,金碧辉煌。内置须弥座,供三尊释迦分身大佛:中为宋塑藤胎毗卢遮那,东、西为明铸药师卢舍那和阿弥陀铜佛。
罗汉像
殿东西及后壁台座上有40尊罗汉泥塑,为宋、明之作,技法精湛,神态各异,喜怒哀乐,栩栩如生,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壁面上原有明制铜、木小佛千尊,今存293尊。
御书阁
御书阁,位于千佛殿东北面,是唐代住持僧慧崇和尚专为存放皇帝赐书建造的。现存建筑为明代遗物。御书阁门楣的墙壁缝隙间长出一棵青檀,古枝纵横,盘根错节,状若云朵,称“云檀”或“银檀”,亦称“千岁檀”,视为一大奇胜。
辟支塔
辟支塔是灵岩寺的主要标志,建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宋淳代五年(公元994)年重建,是一座八角九层十二檐的楼阁式建筑。塔高54米,底固长48米,为砖砌,可循级而上。下三层为重檐,上六层为单檐。像这样保存完好,造型精美的塔林,堪称中国一绝。
慧崇塔
慧崇塔,是墓塔林中的典型塔刹,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是唐贞观中(627~649年)高僧慧崇的墓塔,为一重檐单层方石塔,全部石砌。
塔林
墓塔林是灵岩寺埋葬自唐以来历代高僧的地方。现存墓塔167座,志铭81通。塔的型制多样,造型美观,雕工精细,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刻特征,寺宇史实,对研究佛教史及雕刻史,都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像这样保存完好,造型精美的塔林,堪称中国一绝。
五步三泉
位于千佛殿东侧崖壁下,三泉相临,俗称“五步三泉”。泉水从石涧中冒出,泉水甘冽,终年不竭,注入一石池中,宛如明镜,“镜池春晓”即出于此。卓锡泉,亦名锡杖泉,世传为法定禅师用锡枚敲击山石,水随锡杖飞涌而出得名。白鹤泉,亦名双鹤泉,旧传法定禅师寻水时,经山中樵夫指点,于双鹤呜处见泉,故名。
地藏殿
袈裟泉
袈裟泉(曾名独孤泉、印泉),位于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风景区内。以泉旁有貌似袈裟的铸铁取名袈裟泉。泉水自岩洞石缝流出,汇入半圆形石砌池中,然后经曲溪由石雕龙头口中流入大型池塘。泉周危崖峻峭,丛木悬生,亭廊环绕,鸟语花香,别具风采。
可公床
在危岩陡崖的折角处,有一块被危岩遮蔽,自然生成的长形平展巨石,那就是声名远播的“可公床”。可公,东吴人氏。明代灵岩寺住持。皇帝赐号“达观大师”,自号“僧可”。此人善诗词,长辩令。因为他经常在此石上坐禅,所以在他圆寂之后,弟子们便称此石为“可公床”。
积翠证盟殿
积翠证盟殿,亦称证明功德龛、方山证盟殿,位于千佛殿北、灵岩山颠南坡半腰,依山凿壁而成。古有“灵岩削出玉芙蓉,岚光秀色自重重”的诗句。龛中镌刻唐大中八年(854年)进士牟珰撰写的《修方山证明功德记》题刻,证明龛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开凿,距今1300余年。